经济学的悲哀
分类:思想钩沉 时间:2021-06-16 编辑:pp958
经济学的悲哀 标签:经济学是什么
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,强大的国家机器保证了国家的强制力的来源,军队是国家权威的最后的支撑。但这仅仅是表象,实际上,在政治和经济,文化等看不明晰的层面上,通过法律、政令、道德教化等形式已经确立了国家和统治阶层的绝对地位,即各类事务的主导和支配的权利,尤其是在国家经济活动和占有财富的优先。这种优先几近于霸权。这种优先保证了统治阶层的强势,压制了民众使其屈服于统治。历史的习惯甚至成为一种习俗,接受统治和认可国家的绝对权威,是最根深蒂固的,最古老的习俗。无论是封建制替代了奴隶制,还是封建制给资本制送入坟墓,这种习惯并没有更改。只不过是人的身体自由和生命尊严一点点的进步,民众还是必须接受来自于无形的力量的管理和支配,首先是从自己的劳动中被剥夺掉一些财富,其次是很无奈的服从既得权的神化,再次是遵守那些规则,最后就是在那些规则里老实终生。奴隶的生命如牛马贱,农奴的自由仅是没了镣铐,而操纵大机器的产业工人绝对自由了,为了生存却不能对工资过于挑剔,否则,失业比就业更加自由。
在一个时代,生产力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。就像一个人的精力有限,他没日夜的劳动,劳动所创造的也是有限。但他紧张到极限的神经能坚持多久呢?发条拧到承受的度,再过了就会崩溃。人的肠胃就那么点空间,过食美味会撑了肚子。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要受其生产关系的制约,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。资本并非万能,但人们更关心:没有资本万万不能。的确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没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熟练技工的加盟,生产只能是画饼充饥。在大时代的上升时期,厌倦了饥饿和贫穷的经济体,为了粮食而奋斗,经济的发展速度高的惊世。但这个经济体填饱了肚皮,他那进取的劲头就不那么饱满,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容量,产生了寻找利润的游资,这一非一般意义的金钱,它的身上被赋予了厚望和使命,就是做一个母体,去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。可以直接投资,可以间接投资——无限扩张的生产需要源源不觉的资金,就像生命必须血脉循环,借贷应运而生。扁平的,各自为政的生产,以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,引导资本流向的经济模式看起来很精确无比,但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,经济的参与者最后是人的主体,并非一个可归于公司的空洞的符号。人不能永远理性。人类发明了酒精,是因为醉的妙处——人类的经济有时也会晕晕然。在某个领域扎堆,因为利润相对居高,急功近利是制造泡沫的原由,而基础产业却无人问津。泡沫吹的大了,就会破灭。
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被忽视,就是生产的东西到底何效用?生产的目的是什么?人们的衣食住行是为了什么?一个饥饿的人是为了生存,一个温饱的人是为了享受,一个奢侈的人是在浪费——他以嚐不出什么滋味,以不稀罕鲍鱼山珍。不稀罕鲍鱼的经济体,生产已成了一种棋子,不仅仅是财富的追求,更希望一种垄断的强势,利用经济的形式建立一个资本的帝国。经济的参与主体常常认为是企业,国家,和从事个体劳动的个人,产业工人被排除在经济活动的概念之外。因为,产业工人的劳动已经给企业主吸收了,产业工人参与的只是劳资关系,和经济活动不沾边儿。产业工人没有一点生产资料,充其量是到银行存钱,在股市做个小散户。没有参与经济活动的资格。产业工人只能依靠企业的施舍过日子,就像寄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乞丐,给你多少就拿多少,不能多问,你可以选择别人的屋檐,跳来跳去,天下的屋檐一般宽,而且,没有空间愿意收留“不讲职业道德”的人。靠施舍度日的人,凭什么又给企业主的阶层做一回购买力大军呢?经济被误以为就是生产的商品销售出去,不断的循环乃至扩大再生产。生产资料的生产要给下游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所吸收,生活资料没有完全离开流通领域,囤积的商品就是垃圾,占用的资本和劳动根本没法实现价值。要么丢掉腐蚀,要么减价处理。利润没了,甚至亏空,长时间这么搞,就有企业倒闭,那里的产业工人做个乞丐的资格也没了。
我已浅薄的知识和笨拙的脑子做了一个推理,经济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,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大部分人能够消化掉生产力的大部分。生产力必须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的进行,和谐的发展,不能过于超出生产关系,不能一个理性的容量。分配是经济的重要一环,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生产的关键,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是刺激内需的根本动力。经济活动不能以经济而经济,人类的生产力,应当包括:物质生产,人的生产,物质生产与人的生产的统一。人类的生产力,是为了在自然的生存里更加自由。我的结论绝对的错误,等着批判。


相关范文
- ·经济学的悲哀
- ·中国式父母的悲哀!中国式子女的悲哀!
- ·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》读后感
- ·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
- ·小品---三个强盗的悲哀
- ·婚姻的悲哀在于无奈
- ·国人的悲哀
- ·一个人的悲哀
- ·红顶商人的悲哀
- ·当代大学生的悲哀
- ·刺猬的悲哀
- ·穷人的悲哀
- ·中国教育模式的悲哀
- ·“砍手门”的悲哀
- ·穿越,摒弃浓稠的悲哀
- ·考生的悲哀
- ·教师节前的悲哀
- ·《精忠岳飞》的悲哀
- ·是文人的不幸还是皇帝的悲哀?
- ·作业的悲哀【上】
- ·地球的悲哀
- ·落魄的悲哀
- ·读《经济学是什么》一书有感
- ·《生活中的经济学》读后感
- ·读经济学原理有感
- ·《经济学原理》读后感
- ·"牛奶经济学"讲座有感
- 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
- ·法律经济学与社会关怀
- ·张维迎反思经济学读后感
- ·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